作者: 王燕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4-01 09:10
在單縣張集鎮秦廟村,總能看到一個忙碌的身影,他就是市人大代表、村黨支部書記徐福祥。作為鄉親們口中的“領路人”、群眾心中“辦實事的好代表”,他扎根基層,用腳步丈量民情,用實干破解難題,帶領村民蹚出了一條產業興、生態美、百姓富的鄉村振興之路。
徐福祥剛擔任村黨支部書記時,村里硬件設施落后,道路坑洼泥濘,夜晚一片漆黑。面對村民“啥時候能走上亮堂路”的期盼,他自掏腰包修路、安裝路燈,照亮了鄉間夜路。
村民祝世超家境困難,女兒面臨輟學。徐福祥得知情況后,主動伸出援手,承擔起女孩的學費和生活費,直至她大學畢業?!按甯刹烤偷冒讶罕姷氖庐斪约沂罗k!”徐福祥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句擲地有聲的承諾,詮釋了基層干部的為民情懷。
當選市人大代表后,徐福祥深感責任在肩、使命重大。為更好地履行代表職責,他把學習視為提升自我的關鍵,積極參與市、縣、鄉人大組織的各類培訓,深入學習黨的先進理論和人大工作業務知識,不斷拓寬視野、提升素養,努力讓自己成為一名懂政策、善履職的優秀人大代表,時刻牢記“人民選我當代表,我當代表為人民”的莊重誓言。
產業發展是鄉村振興的核心。張集煤礦產生的大量煤矸石曾是讓村里頭疼的難題,不僅污染環境、占用土地,還難以處理。徐福祥決定“啃”下這塊硬骨頭,他四處考察,學習煤矸石制磚技術,并建立了年產1.5億塊紅磚的新型隧道窯。
創業初期,因技術問題,生產的磚塊出現質量問題,公司面臨巨額賠償,壓力如山。但徐福祥沒有退縮,帶著樣品四處請教專家,最終查明是煤矸石氧化鈣含量較高所致。他及時改進工藝,使公司逐漸走上正軌。如今,該公司每年消耗大量煤矸石,實現資源循環利用,還為120多位村民提供了就業崗位,人均月增收3000多元。
“一人富不算富,全村富才是富?!毙旄O橐源妩h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形式,流轉土地220余畝種植有機蔬菜。今年,他計劃再流轉1000畝土地,進一步拓展產業版圖,發展有機蔬菜種植、蔬菜加工產業,開發觀光旅游、采摘園和民宿項目,為鄉村經濟發展注入活力。同時,依托煤礦成立金屬編織網加工廠,產品用于煤礦井下支護,村集體收益增加后,村民的水費、保潔費全由集體承擔,切實減輕大家的生活負擔。
作為市人大代表,徐福祥還積極投身調研活動,聚焦城市交通擁堵停車難、鄉村社區建設、農業農村項目發展等民生熱點問題,深入了解群眾需求,竭力建言獻策,為群眾發聲,切實履行人大代表的職責。
徐福祥始終恪守“奉獻不言苦,追求無止境”的人生格言,在農村這片廣闊天地里,一如既往地奮斗著。他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廣泛認可,先后榮獲優秀村干部、發家致富帶頭人、優秀共產黨員等榮譽稱號,秦廟村黨支部也多次被評為“先進黨支部”。
面對榮譽,徐福祥謙遜又清醒:“我只是做了我該做的,未來還有很長的路要走,我會繼續努力,讓村莊變得更好?!彼钪l村振興任重道遠,今后將在履職過程中持續加強學習,提升政治素養和履職能力,充分發揮人大代表的橋梁紐帶作用,為發展添磚加瓦。
記者 王燕